4、指标测定
(1)色差测定
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记录b*值。
(2)硬度测定
采用硬度计进行测定。
(3)pH测定
按照GB5009.237-2016《食品pH的测定》进行测定。
(4)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进行测定。
(5)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参照曹建康等的方法测定。
5、数据处理
实验采用Origin2017软件处理数据,用SPSS19软件进行数据显著性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青豆色差的影响
色泽是评价果蔬生理品质的重要感官指标,直接决定消费者对果蔬的接受程度。b*值反映黄蓝度,与复水青豆新鲜度有着直接联系。不同处理对复水青豆b*值的影响见图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下复水青豆b*值均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在贮藏过程中青豆叶绿素不断降解,即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转变成脱镁叶绿素,导致青豆颜色由青色变为黄褐色。T1、T2、T3处理组的b*值始终高于CK对照组。说明保鲜剂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青豆褐变,这可能是保鲜剂在复水青豆表面形成保护层,有效防止氧气与复水青豆接触,延缓复水青豆失绿褐变。复水青豆从贮藏初期(0d)到贮藏第8d,T1处理组中青豆的b*值由31.03下降到27.02,下降率仅为1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T1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可以显著延缓复水青豆色泽变化,延缓叶绿素降解。
2、不同处理对青豆硬度的影响
硬度是反映复水青豆贮藏品质的关键指标之随着果胶被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分解,复水青豆在整个贮藏期间各组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复水青豆初始硬度值为6.2kg/cm2,在贮藏第2d,对照组硬度降至5.8kg/cm2,下降率为6.4%,而T1、T2、T3下降率分别为8.1%、11%、13%,对照组硬度下降率显著低于T1、T2、T3处理组(P<0.05)。这可能是保鲜剂刺激水解纤维素和果胶的酶类物质活性上升,加速纤维素和果胶水解,导致复水青豆细胞壁结构疏松,果实软化。在贮藏第4d,保鲜剂保持青豆硬度效果开始提高。贮藏第8d时,CK组硬度下降至3.1,下降率高达50%,而T1处理组在贮藏末期,硬度下降率仅为26%,硬度显著高于CK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T1处理组可以保持较高的硬度,延缓果肉软化,维持果实脆嫩。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大豆磷脂,胆固醇,丙二醛,柠檬酸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