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为土壤中单个重金属因子的污染指数;Ci土壤样品中为单个重金属因子所占百分含量;Si为土壤样品中为单个重金属因子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常数;I为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Pimax为土壤中各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Piave为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的最大值。最后将所得的单个重金属含量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对比土壤等级程度评价表以及土壤中单个重金属标准含量表,确定其土壤污染等级与类型,从而使其治理工作具有了方向性。
2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策略
2.1 轻度污染土壤防治策略
针对轻度污染土壤的防治策略,通常采用植物防治技术,应用指定植物对该土壤进行提取、吸收、分解、转化等措施,实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转化,从而得到清洁土壤;其工作流程为:首先引入筒篙、菠菜、葛首三种指定的物种,通过植物萃取的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原位固定或分解转化,从而达到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处理的作用。然后引入向日葵、水葫芦两种指定物种,利用植物的根际特征,将土壤中铜、锌、铬、锡等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相对无害物质,从而实现针对重金属元素的根系过滤处理过程。之后在大量引入浮萍、蓝藻、念珠藻等水生物种,利用这些植物特殊性分泌物或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物清除土壤中挥发性重金属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挥发形态转移到大气中,由于金属中具有挥发性的元素极少,目前植物挥发修复技术应用范围仅为金属汞。最后为防止被治理区域的再次污染,需要引入桦树、榕树等稳定性植株,改变该地区的土壤环境,提高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避免重金属污染现象的再次发生。植物修复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元素对于生物圈中土壤资源的危害,因此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防治技术。
2.2 中重度污染土壤防治策略
针对中度以及重度污染土壤的防治策略,由于其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已不能顺利进行植物的播种工作,因此需要采用化学中淋洗防治技术降低其污染等级;该技术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在被监测土壤所在区域开凿排水渠道,为其洗脱废水提供专用通道。其次应用碘化钾、EDTA、硫代硫化物或氯化氢作为溶质与一定量蒸馏水混合,制作成淋洗液。然后将淋洗液注入到污染土壤内,利用淋洗液与土壤中可重金属离子相互反应的化学性质,使得土壤固体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淋洗液中,并形成混合溶液。之后通过物理加压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液体成分压缩至事前准备的排水渠道。最后将土壤中废液定向排出,完成重度污染土壤的防治工作。应用该方法能够在不破坏土壤机构的情况下,达到30%以上的土壤重金属去除率,从而将其恢复至轻度污染区。由于该方法所需成本费用极高,且会造成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因此在恢复到轻度污染区之后,应替换为植物修复法继续工作。
3 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现象,设计出新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法,首先将被监测土壤细分为绝对清洁、相对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五个等级;然后根据其污染等级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最后针对其污染等级制定适应的防治策略,其中针对轻度污染土壤采用植物防治技术,有效降低其超标的重金属元素;而中重度污染土壤则采用淋洗防治技术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从而提高其污染防治的工作效率。
从目前的治理情况来看,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情况尚不够深入,并且应用的防治技术也比较单一,所以其治理速度远远低于土壤的污染速度,因此土壤防治工作也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不仅需要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我国公民意识到土壤污染防治与人类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为避免我国土壤的进一步恶化出一份力。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世界有色金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碘化钾,土壤,监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